斑馬消費 陳碧婷
市場總是會無限放大潛在風險的負面影響。誰能想到,一度被認為增長承壓的母嬰市場,卻在今年進入了資本熱潮期。
行業巨頭進入新一輪業務擴張周期。同時,時隔幾年,母嬰行業再度醞釀新一輪上市潮:
母嬰營養品零售商紐曼斯,兒童紙尿褲運營商舒寶國際,月子會所第一股圣貝拉,成功登陸港股市場;
嬰童用品頭部玩家不同集團,把紙尿褲賣到亞非拉市場的樂舒適,嬰兒特醫食品運營商圣桐特醫,嬰兒護理用品商焦點國際,母嬰B2B2C平臺海拍客,沖擊港股IPO;
嬰幼兒輔食企業英氏控股、母嬰連鎖品牌孕嬰世界,沖擊北交所上市;
另外,早已被市場納入上市預備隊的品牌至少還包括Babycare、愛嬰島、中億孕嬰等。
1998年,高中畢業的江大兵,在四川江油太白廣場,開出第一家孕嬰世界。這個母嬰店品牌一邊擴大規模,一邊與重要品牌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形成母嬰門店與供應鏈資源的良性循環。
之后的十余年時間,孕嬰世界深耕川渝地區,直到近些年才慢慢進入湖北、安徽、江西和云南、貴州市場。直到現在,孕嬰世界仍然是一個區域型的母嬰連鎖品牌。
截至目前,孕嬰世界旗下門店數量為2200家,但大多為中小型門店,2024年終端銷售規模超30億元,門店數量及銷售規模位于中國母嬰連鎖行業前三。
母嬰零售行業頭部公司多為直營模式,而孕嬰世界較為傳統,2200多家門店僅有兩家直營店。
除了收加盟費和服務費,孕嬰世界的核心業務模式,是將伊利金領冠、澳優佳貝艾特、健合合生元等品牌的商品,分銷給自己的加盟店。
這家傳統的區域型母嬰連鎖零售企業,卻在近年的行業逆勢中,取得了難得的業務增長和超強的盈利能力。
從2022年初到2024年底,孕嬰世界加盟店數量從1300家增長至2200家。最近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03億元、6.98億元、10.0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374.13萬元、9478.83萬元、1.20億元。
盡管,因為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從24.11%下降至20.80%,導致公司凈利率連年下滑。但12%的凈利率,無論是在整個零售市場還是在母嬰零售行業,都屬于絕對的第一梯隊。
與大眾感知可能有所不同,近些年,母嬰市場規模其實一直在增長,只是增速有所下降。原因在于,盡管新增消費人口下降,但存量市場仍然龐大,且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母嬰市場正在從“人口紅利”時代轉向“效率紅利”時代。
孕嬰世界逆勢實現業務增長、保持超強盈利能力的原因,同樣與當下市場的大眾認知相左。
旗下多為加盟店,導致孕嬰世界自身經營成本并不高;區域經營、規模不算太大、業務模式相對簡單,公司也不用支出太高的運營成本。
如果將母嬰用品市場類比到咖啡茶飲市場,當頭部公司都在爭當星巴克和瑞幸的時候,孕嬰世界,就是小號的蜜雪冰城。
2200多家加盟店,可以收取一筆穩定的加盟費和服務費。盈利重頭戲在于母嬰產品分銷,畢竟,除了部分商品差價,還能從品牌方獲得不菲的銷售返利。
最近3年,孕嬰世界供應商返利金額分別為8593.31萬元、1.18億元、2.00億元,分別占各期公司營業成本的18.77%、22.13%、25.24%。
這種模式看起來不夠高大上,卻讓孕嬰世界獲得了數倍于同行業的盈利能力。
成都企業,似乎特別容易找到這種基于產業生態位的小確幸。僅僅在零售行業內,就有家居賣場中的富森美,連鎖超市中的紅旗連鎖,以及母嬰零售市場的孕嬰世界。它們靠著幾乎相同的邏輯,獲得穩定的增長與盈利。
不過,市場與行業的劇烈變化,也已經讓孕嬰世界感受到了危機感。
一方面,市場的存量風險,始終存在;另外,行業內的白熱化競爭,越來越趨于同化。
母嬰B2B2C平臺海拍客,業務內核與孕嬰世界頗為接近。區別僅在于,前者線上、后者線下。而且,海拍客專攻下沉市場,在四川、湖北等地業務布局頗深,算是與孕嬰世界直接競爭。
在母嬰零售市場中,頭部品牌開啟行業大整合,孩子王合并樂友,愛嬰室收購貝貝熊,正在組成全國性的行業巨頭,以此在供應鏈環節形成更大的話語權。
而孕嬰世界,仍然在守著自己相對傳統的存量業務,賺信息差和品牌溢價的利潤,與行業內的頭部公司存在戰略級的差距。
這個偏居西南的家族企業,也開始推進二代接班,同時借北交所開啟資本化進程,試圖借助市場的加持,在下一個孕嬰童消費時代,拿到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