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是金融工作人民性的集中體現,更是維護金融安全、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是金融工作人民性的集中體現,更是維護金融安全、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
近年來,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渤海銀行”)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深度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探索實踐“黨建+金融+消保+社區”融合發展新路徑。時值今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渤海銀行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金融消保實踐活動,成效顯著。
“黨建+”啟動消保“紅色引擎”
金融消保工作事關千家萬戶,渤海銀行以“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為工作主線,以系統性思維謀篇布局,將黨的領導貫穿金融消保服務全過程。該行通過建立“銀行+公安+社區”多方聯動機制,著力構建起涵蓋金融教育宣傳、風險預警提示、糾紛多元化解、志愿服務實踐等多功能的金融消保服務模式。這一創新模式顯著提升了金融消保服務的覆蓋面、可得性與滿意度,為社區治理注入金融安全穩定力量。
同時,渤海銀行各地分行結合地方特色,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金融消保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在被譽為“北方曲藝之鄉”的天津,渤海銀行總行機關黨委聯合天津地方宣傳部門、街道黨工委及媒體,創新推出“金融消保進社區·相聲專場頌文明”活動,將傳統相聲藝術與金融知識巧妙融合,用津城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消保理念,讓金融知識浸潤日常生活;同時,總行金融教育志愿服務隊及天津分行深入社區設立咨詢臺,面對面解答居民關心的政策與風險問題,通過趣味互動提升居民風險防范意識。
在太原,渤海銀行聯合社區黨委,創新開展“愛心義剪”直播活動,在為居民提供便民服務的同時,巧妙利用“線上直播+線下互動”形式,生動講解常見電信詐騙手段與防范技巧,拓寬宣教覆蓋面。
在長春,渤海銀行通過打造“社區金融服務站”,與屬地社區黨建共建,組織人員逐戶走訪社區殘疾居民家庭,提供“面對面”政策解讀,結合真實案例普及電信詐騙防范知識,切實保障特殊群體金融權益。
在安徽、廣東等地區,渤海銀行各分行聚焦社區黨群服務站,針對當前高發、嚴重威脅群眾財產安全的典型案例,實施分眾化、差異化宣教策略,有效提升了重點人群的風險識別與抵御能力。
依托“黨建+金融+消保+社區”服務模式,渤海銀行將金融消保服務延伸至社區末梢,有效拓展了服務的廣度與深度,提升了民生金融服務的溫度,為構建和諧安全的社區金融環境貢獻了積極力量。
未來,渤海銀行將堅守初心,以黨建促服務,持續探索“黨建+金融+消保+社區”金融消保服務模式,讓金融知識從“有形覆蓋”轉化為“有型扎根”,讓“金融為民”理念轉化為“可觸可感”的溫度,真正幫助社會公眾學好金融、用好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