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徽商銀行發布了正面盈利預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徽商銀行資產總額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1.5%;營業收入超370億元,同比增長約2.1%;凈利潤約159億元,同比增長約6%。
資產質量也有明顯改善,不良貸款率約0.99%,較上年末下降約0.27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約286%,較上年末上升約14個百分點。
徽商銀行認為2024年業績向好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理念,加大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協同推進業務均衡發展;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抓好負債管理;通過多種措施加大不良資產處置,成效顯著。然而,在光鮮的業績背后該行也暗藏隱憂。
近兩年業績增速放緩
徽商銀行是全國首家由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聯合重組成立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部設在安徽省合肥市。1997年4月注冊成立。2005年11月正式更名為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12日,徽商銀行H股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上市后,該行的業績雖保持增長,但營收及凈利潤增速在近兩年出現明顯下降。2021年-2023年,徽商銀行分別實現營收355.14億元、362.3億元和363.6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9.98%、2.02%和0.37%。2024年營收增速略有回升,但仍處于較低水平。
同期,徽商銀行的凈利潤增速也呈下降狀態,2021年至2023年,該行實現凈利潤117.85億元、136.83億元和149.9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8.79%、16.11 %和9.56%,2024年該行凈利潤同比增長約6%,增速繼續放緩。
股權遭打折拋售,合規問題頻發
2024下半年以來,或是受到“退金令”影響,中糧集團等央企在打折拋售徽商銀行股份。2月18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網站披露,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及中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掛牌轉讓其持有的全部徽商銀行股份。分別為3810.7477萬股和4030.95萬股,分別約占該行總股本的0.2744%、0.2902%。
本次轉讓已是兩家“中糧系”第三次上架掛牌轉讓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中糧生物科技持有該行股份的掛牌底價已從最初的1.56億元打折降至1.25億元。除此之外,馬鋼集團、中國船舶旗下子公司均在掛牌轉讓徽商銀行的股權。
另外,徽商銀行的合規問題也值得關注。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徽商銀行多次因信貸業務違規、違反規定辦理結匯業務等被處罰,總罰沒金額超2000萬元。
2024年10月23日,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寧國路支行因流動資金貸款貸前、貸后管理不到位,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處以罰款550萬元。
2024年1月10日,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管理不到位,違規向虛假項目提供融資;同業授信管理不審慎;EAST系統數據失真;受托支付管理不規范,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處以罰款395萬元。
(文章序列號:1895385781372063744/JW)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知識產權聲明:面包財經作品知識產權為上海妙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