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范建
當市場對連花清瘟非正常的需求不再,以嶺藥業瞬間被打回原形,業績持續下滑,直至2024年首次出現虧損。
神話破滅之后,對于以嶺藥業二代掌門人吳相君來說,如何應對常態化的市場競爭,才是對他更長久的考驗。
?
突然預虧
這是以嶺藥業(002603.SZ)自2008年有公開業績披露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1月22日,公司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全年歸母凈利潤虧損8億元-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9.16%-144.37%。
信息披露后,昨日,公司股價開盤即大跌,盤中最大跌幅超過9%,全天收于14.19元/股,下跌8.80%。
自特殊3年的影響消除后,社會運行進入常態化,以嶺藥業的非正常增長就已經不再。
2023年,受呼吸類產品因2022年高基數及社會庫存高企導致的市場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7.67%,歸母凈利潤更是大降42.76%。
這一影響,在2024年進一步傳導。該年度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65億元、歸母凈利潤5.55億元,分別同比下滑25.76%和68.46%。
那么,是什么導致公司全年出現虧損?
在業績預告中,以嶺藥業解釋稱,報告期內部分呼吸系統產品臨近有效期,公司擬沖減相關產品銷售收入,并擬對臨近有效期存貨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報告期內收入減少、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毛利率下降、研發保持較高投入等原因所致。
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公司的明星產品連花清瘟。此前,公司為了滿足特殊時期的市場需求,迅速擴大產能,大量的產品沉淀在了終端消費者和渠道之中,產生了大量社會庫存,以嶺藥業需要經歷一個痛苦的去庫存過程。
因此,換一個角度來看,2024年通過計提解決了庫存積壓的問題,新的一年,以嶺藥業重回增長軌道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僅是呼吸類產品,2024年,以嶺藥業的其他醫藥品類,也同樣承受著增長壓力。
上半年,心腦血管類藥物取代呼吸系統類藥物,再次成為以嶺藥業最大的品類,對公司營收的貢獻達到50.25%。當期,心腦血管類產品實現收入23.14億元,比上年同期少賣了近2億元,與此同時,其他類和其他專利產品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
屢現神話
以嶺藥業創始人吳以嶺,出生在河北衡水的一個中醫世家,其父就是當地有名的中醫。在父親的指導下,十幾歲時他就開始為病人抓藥煎藥。
受時代的影響,吳以嶺的求學之路并不順利,甚至都沒能讀高中。離?;丶抑?,他迷上了家里的古醫書,尤其是對《傷寒雜病論》有深入的研究,奠定了自身在中醫領域的基礎。
1977年高考恢復,吳以嶺順利進入河北醫大中醫系。此時,他的中醫學底蘊瞬間得到發揮,大一時,破格跳級進入南京中醫藥大學讀研究生。
研究生畢業,他在河北中醫院做了十年心血管內科醫生,后轉入醫藥領域,逐步建立起如今的以嶺藥業。
心腦血管類藥物,是以嶺藥業的底色,真正讓公司頻頻出圈的,卻是呼吸類藥物連花清瘟。
2003年,“非典”爆發,作為知名中醫專家的吳以嶺,利用自己擅長的絡病學理論,研究出了一個由連翹、銀花、板藍根、貫眾、藿香等十多味中草藥組成的中藥配方,具有防治非典、清瘟解毒、宜肺泄熱之功效。這,就是連花清瘟。
以嶺藥業研發人員夜以繼日,僅用了半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從產品的研發到生產的全過程。在當時嚴峻的形勢下,連花清瘟經抗非典新藥綠色通道審批,于2004年5月獲準生產上市。
在此后的多次流行性感冒中,連花清瘟幾乎都以“神藥”的姿態出現,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
2020年-2022年的特殊3年間,連花清瘟成為推薦用藥,再次瞬間爆紅,市場需求量大增。那時候,所有人都瘋狂儲備連花清瘟,市場一度一藥難求??峙?,直到現在很多中國家庭的藥箱里,都還有不少沒有服用的連花清瘟吧。
那幾年,幾乎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巨大沖擊,以嶺藥業卻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在連花清瘟的帶動下,2020年,以嶺藥業呼吸類藥物收入猛增149.89%至42.56億元,市場占有率大幅增長。在公立醫院同類產品中的市場份額,從上年的17.30%增至33.5%,2021年進一步增長至41.78%;在終端市場的排名,從第四位迅速提升至第一。
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次年,更是以125.3億元營收和23.63億元歸母凈利潤,攀上自身巔峰。
2023年2月,時年74歲的吳以嶺功成身退,將以嶺藥業的權杖,以及公司進入常態化可能面臨的新挑戰,全部交給了兒子吳相君。
如今,對吳相君來說,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