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八真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2023年的中國車市,那必然是“卷”。從卷價格、卷續航、卷智能到卷路線、卷營銷,車圈的內卷潮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
在電動車滲透率逐年走高、電池不斷擴容、高倍率電芯材料突破、高壓化零部件產業鏈逐步完善的背景下,解決充電慢、整車效率低等“痛點”的800V技術,也在車企定向卷、專業卷、極致卷的氛圍中,被卷到了新的高度。
威睿800V電池包
特別是年前下線投產的威睿黃金動力系統,其800V電池從電芯到電池包全部自研、自造,在充電、續航、安全等多個方面強勢“增效”,將該領域的競爭,卷到“充電15分鐘續航500公里”的高階地帶。
01 800V“能效戰”,誰能硬核出圈?
造車新勢力的800V車型如智界S7、小鵬X9、理想Mega、極氪007、阿維塔12等紛紛上市,傳統車企如比亞迪、廣汽、吉利、保時捷、BBA等馬不停蹄地入局,新能源汽車行業正步入800V時代,“來車即充,即充即走”的超級快充也將成為域內玩家裁奪周期、博弈未來的“勝負手”。
不過,在技術層面,從當前普遍使用的400V平臺迭代到800V平臺,三電系統面臨著大電流對電子電力技術、電池技術、充電熱管理三大挑戰。
有沒有一種兼收并蓄、直抵靶心的解題思路?
成立于2013 年的威睿,在吉利控股集團的支持下,深耕“三電”領域,并逐步將邊界拓展到儲充,已形成涵蓋動力電池包、電驅動系統、充電系統、工業儲能系統的全鏈路布局,并積累了深厚的研發功底和領先的制造體系。它的答案或許可以視作參考。
威睿黃金動力系統實現了目前三電的最高水平。其中,800V電池是目前全球體積利用率最高的動力電池、全球量產充電速度最快的磷酸鐵鋰電池,已在極氪007上首發搭載。800V高性能SiC四電機驅動系統則是目前全球量產的功率及扭矩密度最大的四電機分布式電驅。
威睿800V電池采用獨創的鋰離子全程加速技術和疊片多極耳結構及雙鉚極柱導流設計,實現高電壓、大電流下穩定高效的充電性能。結合自研的800V極充技術,威睿800V電池最高充電功率可達500kW,充電倍率高達4.5C,極充15min,增加續航500公里+,讓用戶徹底告別續航焦慮。
800V電池包分層圖
電池體積效率越高,相同體積或重量條件下,能存儲更多電量。威?;怼翱臻g管理大師”,創新采用“緊湊三明治結構”、一體化液冷托盤、航空級超薄熱阻隔材料等系列創新設計,大幅減少結構件,在三元鋰電池體積利用率最高才72%的情況下,威睿800V電池包體積利用率高達83.7%。同時,相比傳統電池包,其質量能量密度提升10%+,能效進一步提升。
800V平臺電壓升高也對電池包的絕緣能力、耐壓等級等安全性能要求更高,為此,威睿800V電池包集合防、警、云、斷、隔、冷、排、吸八大熱安防功能,通過了行業首創的超壓針刺(擠壓+針刺兩項疊加)嚴苛測試,遠超國標的240s外部火燒試驗,以及浸水、火燒、冰凍、拖行、碾壓、高墜6項連續極端工況串行“魔鬼試驗”測試,以絕對的安全讓用戶安心、放心。
簡單總結,基于對電池包關鍵材料、核心技術和工藝的強力突破,威睿800V電池真正兌現了更快捷、更持久、更可靠、更穩定、更耐壓的“分鐘級充電”目標,并且兼具整體和局部的統一性,真正實現全方位、跨越式的進階。
除了創新的電池包,黃金動力系統的800V電驅系統也再次突破能效上限,800V高性能SiC四電機驅動系統由310kW*2 后雙電機電驅動系統和155kW*2前雙電機電驅動系統組成,最大功率930kW,最大扭矩為1280Nm,是目前全球量產的功率及扭矩密度最大的四電機分布式電驅。
800V高性能SiC四電機驅動系統
搭載該電驅系統的極氪001FR,零百加速僅2.02秒,過彎時側向G值最高達1.4G,可做到不挑路面的“坦克掉頭”、“蛇形繞樁”,幾乎媲美頂級超跑的操控水準。
02 能否卷到最后,還得看研發和制造
回歸第一性原理,無論是卷技術還是卷產品,都只是表象,底層的研發制造能力才是根本。畢竟,800V平臺產品仍然面臨成本下不去、產能跟不上等諸多掣肘,也導致行業常常陷入“厚此薄彼”的選擇“桎梏”。
而放眼競爭激烈、技術快速迭代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它的主節奏就是摩爾定律驅動的非線性高速進化,映射在產業鏈上,對相關企業的核心要求則是:掌控力。既要有全域、全場景的自研掌控力,可延展、能應變;又要有量產輸出的自造掌控力,可復制、能規模。
為什么威睿黃金動力系統能實現“既要、又要、還要”的多維共進和更加成熟、高質的應用狀態,背后離不開其數年來多路線并行、打造技術閉環的戰略定力,以及對材料、電學、能源等基礎部件的深刻研究。
但不容忽視的,電池是氪資金、氪資產的重型投入賽道,一條產線投入動輒數億元。如果不能保質保量地生產,算不過來“經濟賬”,自制和自研都有難以為繼的風險。
圖:衢州極電三電智能制造工廠
對此,威睿早就有了清晰的規劃和布局,目前,威睿擁有位于寧波、衢州、杭州的三大研發&生產基地,衢州極電三電智能制造工廠作為黃金動力系統的生產工廠,也是全球最大的三電及儲能系統智能制造綜合基地、浙江省首家三電“未來工廠”試點企業。
該工廠占地面積1567畝,集智能、敏捷、環保于一體,深度融合大數據、AI、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等前沿技術,以工藝創新、智慧聯動,打造行業最嚴苛的品質標準。
其電芯產線采用極片雙泵耦合技術和雙光控制監測反饋系統,以及自研電芯簇堆疊技術,不僅順帶攻克電芯厚度誤差累積的行業難題,還將電池壽命提升10%;全流程AI視覺檢測系統和200多項遠超行業標準測試,嚴格把控電池品質。
全流程AI視覺檢測系統
電驅產線采用先進的電加熱滴漆全自動工藝,既實現絕緣材料滴漆用量和角度的精準控制,又順帶解決滴漆不飽滿的行業難點,滴漆槽內填充率>99%。
衢州極電三電智能制造工廠的智慧倉儲物流一體化,實現電芯工廠至電池工廠物料流轉效率提升200%;電芯存儲立庫系統實現物料入庫&出庫100%自動化,存儲能力提升6.5倍。
體現在生產輸出環節就是,電芯產線效率高達24PPM,生產周期壓縮至15天,電池產線單線效率達46PPM,同類型電池行業耗時最短。
最后算總賬,通過電芯成份優化、電池包結構優化、產線智能化,疊加平臺化設計、集約化設備和“綠色”運營策略,威睿800V電池的生產效率提升超過40%,對比同等性能的三元鋰電池,每度電的綜合成本降低14.8%。
全棧自研+高效自造,對應全局布控的源研力和全流程問題的解決能力。所以,我們看到,威睿黃金動力系統亮相便有“現貨”,并率先在終端應用。而這恰恰是威睿卷到最后的底氣。
03 確定性的紅利和復利
如今提及新能源汽車行業,它的貝塔屬性已無需贅言,“碳中和”、“碳達峰”導向下的全球最大的共識,水大魚大。
據Canalys1月11日發布的報告,預計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增長27%,達到1750萬輛。這意味著,電車的成長路徑還很長,滲透空間也很大,仍然是確定性最大的紅利“風口”。
不過,深入到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各利益群體,情況又不一樣。究竟誰能分食到更多“蛋糕”?
具體到威睿,正如前文分析的,強大的產研實力已經為其扎牢根基,筑起堅硬的“護城河”,也是博弈未來的阿爾法系數。
堅持全域自研的威睿,目前擁有3500+研發人員的創新隊伍,在技術研發、設計應用、工藝制造、試驗試制等方面已布局提報1150余項專利,涵蓋電芯、模組、PACK、BMS、電機電控、儲能產品等核心技術。
2023年,正值威睿十周年,其不僅交付了黃金動力系統這一標桿型產品,還在“三電”領域斬獲多個含金量十足的獎項:“2023 中國汽車新供應鏈百強”、“電池&PackTOP 企業”、“電池 BMS TOP 企業”等榮譽稱號,亦以創新實踐的“尖兵”身份,頻頻亮相央視《新聞聯播》、《品牌強國工程》欄目,受到國家級媒體重點關注。
節點財經認為,產研實力本質上就像一口深不見底的蓄水池,經過持續活水、更新,又能綿綿不絕地產生新能量。
對威睿而言,其面向未來發展的底氣,不單單是擁有短期的技術“甜頭”,而是能夠長線享用的技術復利,包括前瞻的視角、成本優勢、平滑周期的韌性、自適應的動能等。
此外,威睿不可忽視的另一大優勢,在于其背后的“巨無霸”——吉利控股集團。目前,威睿三電產品已服務于領克、極氪、路特斯、銀河等吉利核心新能源品牌,并且適配于轎車、SUV、跑車、MPV等全產品矩陣,這也讓威睿更容易實現三電產品全面布局的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向好突破,并以過硬的產品品質,持續的技術突破,不斷為吉利電動化發展聚力賦能。
2023年吉利汽車全年累計銷量達168.65萬輛,同比增長18%,超額完成年度165萬輛的KPI。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8.74萬輛,同比增長超48%。2024年,吉利汽車的銷量目標為19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增長超66%,至少達到80萬輛。得益于吉利強大的發展勢能,可預見的是,威睿在中短期將保持高增速,也更有利于構筑產銷研的商業化閉環。
而從長遠來看,貝塔、阿爾法共振,憑借十年的深厚內功加上身后吉利這棵大樹,威睿也能夠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以質取勝、量質齊升,大幅強化市場占有力,在內卷的潮涌中勇立潮頭。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劇烈變革,內卷越來越嚴重的今天,生態布局和體系化運作思維,尤其是全棧自研和制造輸出能力將是企業決勝未來的關鍵。顯然,在這場800V“能效戰”中,手握籌碼的威睿已然提前“出圈”。